[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一起莱特币投资纠纷,判决被告返还拖欠资产]9月13日消息,北京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分别对一起莱特币投资民事纠纷做出一审与二审判决,要求被告丁浩返还原告翟文杰3.3万个莱特币。2014年12月5日,翟文杰向丁浩指定收币地址转入50000个莱特币进行基金投资。丁浩承诺每个月给付1000个莱特币作为利息。直至2017年4月7日,丁浩返还17000个莱特币,尚欠33000个莱特币未还。
法院认为,翟文杰与丁浩签订的借条和收条,可以证明双方成立借用合同关系。从性质上看,莱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莱特币具备虚拟财产、虚拟商品的属性,应受法律保护。
在该一审判决公布后,被告以虚拟货币投资在中国不受法律保护为由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判决书中表示,虽然相关法律文件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具有违法性及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并无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等规定否定虚拟货币本身作为虚拟财产的可保护性,故一审法院认定本案中翟文杰出借的莱特币具有虚拟财产的属性,应受法律保护,并无不当,该院予以维持。
其它快讯:
北京教委会印发《北京高校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实施方案》:12月2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高校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一)探索构建高校协同攻关新模式。
(二)加强高校区块链相关学科专业建设。
(三)提升区块链技术科研创新能力。
(四)引进和培育区块链高水平创新人才。
(五)举办区块链大赛和论坛。
(六)加强区块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方案》要求北京相关高校要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对攻关团队和任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落实相关部署。加强与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行业企业等合作,通过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或联合攻关等方式,推动区块链技术转化和应用,服务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2021/12/28 8:10:01]
北京金融局局长:北京将推动数字人民币等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挖掘:4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主办的《中国金融科技燃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金融科技始终是根据技术向前发展,在他看来,金融科技实际上是科技怎么支持金融,这有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底层技术怎么支撑金融发展;二是技术怎么赋能金融的发展;三是技术怎么助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霍学文介绍,北京将不断加强对市场活力激发方面的探索,通过政府、监管机构、科技企业、技术企业一起构筑一个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生态。此外,北京将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挖掘,比如数字人民币。(北京商报)[2021/4/25 20:55:56]
《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创新蓝皮书(第一版)》明天将正式对外公布:由北京市区块链工作专班专家组组织编制的《北京市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创新蓝皮书(第一版)》明天将正式对外公布,据悉,这是国内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应用第一本蓝皮书。蓝皮书透露,目前,区块链在政务服务领域已落地140个具体场景应用,平均减材料40%。蓝皮书介绍,区块链应用分为“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办理”“电子存证存照”三类。“区块链正是打通了传统共享模式较难打通的数据共享,实现单一事项的多个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如果是多个事项,则按主题进行‘串联’和‘并联’,提高主题事项的全流程办理效率。”蓝皮书专家组相关负责人解释,在数据共享交换的基础上,“电子存证存照”则是将电子证照上“链”存证,以“证”和“照”作为数据共享交换的表现形式,提升证照的可信性和验证效率。(北京日报)[2020/7/15]
郑重声明: 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一起莱特币投资纠纷,判决被告返还拖欠资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